在出任騰訊網絡媒體業務負責人之前,劉勝義在傳統 4A廣告公司做了 8年的高管。即便如此,他也謙稱,自己在加入騰訊之前,對網絡媒體缺乏了解。加盟騰訊后,劉勝義漸漸明晰互聯網廣告的核心價值所在。
也許是這種隔行如隔山的原因,互聯網廣告的外部市場的成熟來得非常緩慢,期待外部變化來重新定位互聯網廣告價值的冀望顯得不太現實,劉勝義說,“互聯網廣告的優勢以及客戶價值,只有依靠互聯網企業自己的創新和積累來實現。” 自身的深刻體會,讓劉勝義有了打造一套網絡營銷效果判斷標準的想法,這也成為“騰訊智慧”誕生的初衷:讓企業能夠“玩轉網絡營銷”,使他們判斷營銷投入的對錯變得簡單明了。進入 2009年,劉勝義兩年多以前的想法似乎更適合眼下為市場營銷工作一籌莫展的廣告主。 在劉勝義看來,網絡媒體的十年發展,也讓在線營銷有了生長的土壤。無論是“營銷戰場的互聯網遷移”,還是“互聯網對營銷的大力滲透”,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互聯網媒體成主流是樂觀基礎 在近期的演講中,劉勝義反復提到奧巴馬的勝利。“對于奧巴馬的勝利,能和肯尼亞人同樣自豪歡慶的,就是互聯網人。所有這些奧巴馬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傳播效果,廣泛的參與、活躍的溝通、積極的實際行為——正是我們在營銷中需要學習的。而在表象背后,互聯網作為主流媒體的傳媒變局也逐漸浮出水面。”
《成功營銷》:誕生只有十年多的互聯網媒體,相對于其他主流媒體——紙媒、電視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小娃娃”,為什么說它已經成為主流媒體?究竟如何衡量主流媒體與否?
劉勝義:概括來說,公眾所認同的主流媒體必須滿足兩個寬泛的條件:內容價值和商業價值。2008年,網絡媒體在這兩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現。 2008年中國社會發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讓我們看到了互聯網媒體作為主流媒體體現的內容價值。汶川大地震期間,網絡媒體不僅及時傳播了賑災信息,而且成為有效信息的交互中心。正是通過地震報道,中國的網絡媒體的主流價值得到了認可。奧運會進一步突顯了互聯網的主流影響力。調查數據顯示,46%的中國網民首選互聯網觀看奧運。在奧運期間,美國 NBC.com的流量是12億,而在中國,僅騰訊網就產生了 160億的 PV。 在商業價值的表現通過近期數據就可以看出。2008年第三季度以來,金融危機的影響已波及全球,在企業的廣告投入方面,將更加傾向選擇低成本、高效率的投放渠道。即使在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廣告卻一枝獨秀,逆勢增長。2008年第三季度,美國網絡廣告收入達 59億美元,創下歷年來第二佳績。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在第三季度約為 33.44億人民幣(不計渠道收入),環比增長 19.1%。 另一方面是用戶規模和習慣的變化。截至到 2008年 6月底,中國網民已經超過 2.53億,成為世界第一大互聯網市場。CMMS數據顯示,2008年,15歲~ 34歲的受眾中,他們平均每周的在線時長達到 15小時。更重要的是,在中老年用戶群體中,網絡媒體的使用時長也同樣在上升。網絡媒體的應用粘性增大,已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它意味著我們在網絡上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其中的商業價值不言而喻。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網絡媒體不再是“新媒體”,而是真正的“主流媒體”。
主流化仍面臨挑戰
《成功營銷》:互聯網主流化意味著什么?
劉勝義:主流媒體意味著互聯網能為客戶和用戶創造更大的價值。但互聯網時代的營銷課題卻還有更進一步的探討和求證。 媒體形式的變化對廣告領域提出了挑戰。許多廣告主并沒感受到網絡媒體廣告的巨大魅 力,而無論媒體自身還是代理公司,都還在探索前進的方向。
《成功營銷》:請您具體說一下,這種媒體形式的變化,對網絡營銷所帶來的挑戰是什么?
劉勝義:與媒體自身的變化比起來,互聯網時代最大的變化,是消費者的改變。近 10年來,中國的年輕一代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已經成為消費市場的重要力量。對于這些在行為模式、接受習慣、溝通方式等多方面都已改變的網絡時代消費者,我們不能再以傳統思維去臆斷他們,我們必須以符合新的媒體特點和消費者特性的策略開展營銷。例如,新消費者會在多種媒體之間跳躍應用。這個特點要求企業在消費者參與基礎上進行多種媒體、多種平臺的整合營銷,而不是以前的單一投放,甚至不是不同媒體的單一形式投放。而這種整合營銷的趨勢與需求,為企業制定網絡營銷方案帶來極大的難度。 除此之外,互聯網變革速度快、網絡媒體形態發展分布復雜、企業對互聯網投放的預期管理缺乏統一的互聯網媒體衡量標準??這些問題歸結起來,都反映出目前在線營銷的理念不夠科學,實踐不夠豐富。 很多業內人士,也包括我自己,認為目前開展在線營銷的最大挑戰、最需要突破的,還是衡量體系不完善、效果評估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傳統的電視、報紙等媒體的評估指標,經過長年的發展,已經成為行業標準,被所有客戶、媒體、代理公司所接受。而互聯網媒體形態繁多,營銷手段也更復雜多樣。衡量模式的缺失,為處于發展階段的在線營銷帶來了很大的困惑。 效果的挑戰是網絡營銷發展必然要經歷的階段。廣告主對在線營銷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后,開始對提高營銷實效和價值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相信在 2009年,廣告主對于效果衡量的要求還會進一步提高,媒體和代理公司需要有更加明確的體系去滿足這種需求。 一個行業的真正成熟需要各環節的成熟。而在線營銷作為一種新的營銷模式,不僅對廣告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對媒體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騰訊智慧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而誕生的一種方法論。
騰訊使命:與客戶共迎挑戰
《成功營銷》:為什么是騰訊首先創造和提出了這一理念體系?
劉勝義: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領先者之一,騰訊搭建了一個集資訊、溝通、娛樂、電子商務為一體的全方位在線生活平臺,其影響力覆蓋了超過 90%的中國網民,也非常典型地反映著中國網絡應用和發展的特色。高粘性、高活躍度、高數量的騰訊“三高”用戶,無疑為廣告主與消費者的互動溝通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我們所提出的騰訊智慧,它不是一個騰訊平臺上的廣告產品,也不是一套具體的方法,它更像一個方法論的體系。盡管作為一家媒體,但騰訊不僅僅提供媒介資源,我們更希望利用自己對網絡平臺和網絡用戶特性的了解,轉化為幫助合作伙伴共同提升的專業服務。 2008年,騰訊智慧不斷進行自我完善和充實。我們的數字媒體接觸點解決方案幫助客戶解決了網絡平臺上的用戶特點研究和行為軌跡捕捉任務,它所帶來的,是實際可見的效果的提升。再比如,我們的定向工具,除了人口特征定向外,又加入了行為定向,這也使得客戶與目標受眾的溝通能更趨準確。當然,所有的創新工作最終都將指向一個目標:幫助客戶優化投入、厘清效果,提高 ROI。
《成功營銷》:展望 2009,您想對我們的讀者說什么?
劉勝義:2008年是中國互聯網發展進程中非常重要的時期,這一年,我們見證了中國的網絡媒體真正成長為主流媒體。這個變化將給我們的在線營銷帶來全新的機遇,即使是在網絡營銷還面臨著各種挑戰,我們也有理由欣然迎接機遇的到來。尤其是當我們面臨2009年宏觀經濟環境可能走低的嚴峻考驗時,市場營銷人員更應該持有一種堅持正確決策的勇氣和智慧,即是一邊保持樂觀,一邊保持冷靜,尋求效果最佳的途徑。 騰訊的使命,是希望幫助客戶更好地了解互聯網和網絡平臺上的用戶,更好地建立和規劃在線營銷策略。2009年我們將有更多、更完善的解決方案和廣告產品推出,包括我們將對騰訊平臺的資源有更優化、無縫的整合,同時我們還會有針對性地加強視頻廣告、社區營銷等模式的深化創新。既然大家都預言網絡將成為廣告主的機會,作為媒體,我們應該從品牌形象和營銷實效兩方面有所突破,為客戶提供切實的幫助和服務。
訂閱《V-MARKETING成功營銷》雜志請點擊http://www.vmarketing.cn/dingyue
在品牌經營過程中,成功品牌之所以區別于普通品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成功品牌擁有家喻戶曉的知名度,消費者能在第一時間回憶起品牌名稱。更重要的是,能夠突出品牌個性與價值,與消費者身份、品味相符。
(2022-04-15)包裝設計、飲料包裝
(2022-02-15)杭州,2025年7月6日 – 杭州石特廣告策劃有限公司憑借卓越的品牌策劃與視覺設計實力,成功簽約浙江中昌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6本系列宣傳畫冊設計項目。該項目體量龐大,總頁數近百頁(P),是石特廣告在工業制造與環保科技領域品牌形象塑造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2025-07-06)